土壤修复药剂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新闻中心 > 技术资讯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山东智土生态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经十东路33656号14楼

生产地址:聊城鲁西经济开发区聊莘公路蒋庄桥北

网址:www.intsoil.cn

联系电话:18053110011  15550023449

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2022-09-02 14:13:41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分两个阶段设置目标,到2025年,全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巩固提升;到2035年,全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1)修复技术迭代发展趋缓。十三五期间,修复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发展迅速,土壤热修复、固化/稳定化、原位化学/氧化、土壤淋洗、多相抽提等工艺纷纷得到了验证和推广。2021年期间,上述技术仍是国内土壤修复市场的主流,随着项目实施的增多,各种技术运行管理更加精细和成熟。同时,由于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后的开发需求较大,而修复后土壤的再利用又存在较多的限制,因此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烧砖/制陶粒等处置方式的应用在2021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在江苏、浙江等省,水泥窑协同处置的项目数量占比超过50%,处理土壤量近百万方。

(2)修复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现有土壤修复技术研发主体仍然是高校和研究院所,原创性技术较少,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在“双碳”目标下,建议加强对“低碳高效”修复技术及评价体系的研究,以满足下一步降碳减排与污染物协同治理的需求。

(3)专家评审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污染场地的调查、风险评估和效果评估等各项工作都需要依托专家评审,各地纷纷建立省级土壤修复专家库。评审专家承担了重大的责任和风险。为提高专家评审工作的公正性,一是建议提高省级专家库的质量,做好专家的年度再学习工作和年度评审项目统计公开,避免集评审专家选择范围过窄,评审权力过于集中;二是建立土壤修复领域专家库,并建立有效上诉机制,对于疑难问题或存在争执的问题可由管理部门会同国家专家共同讨论给出指导意见。


标签

近期浏览:

Copyright © 山东智土生态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2021015753号-1 技术支持:赢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