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巩固拓展“十三五”时期工作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2021年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
本文对2021年土壤修复领域出台的重要政策、标准及规范等进行了梳理和统计,并对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2022年乃至更长时期的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研判,以期为监管部门和从业者开展管理及经营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2021年行业评述
主要政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2021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相继颁布了土壤修复行业一系列管理政策和技术指导文件,主要涉及行业规范管理、资金支持和技术提升等几方面。
(1)行业规范管理方面
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林草局发布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暂行办法》和《农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暂行办法》,为规范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的认定提供了依据。
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并开始启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系统”。办法规范和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的信用记录管理,提高从业单位和个人诚信自律意识和信用水平,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该意见对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污染治理提出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地下水管理条例》,条例从调查与规划、节约与保护、超采治理、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对加强地下水管理具有深远意义。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及修复施工相关信息公开工作指南》,该指南用于规范和指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以及土壤污染修复施工期间相关情况和环境保护措施等公开工作,进一步规范了信息公开工作。